“老爸,几天不见有没有想我呀!”在漳平市救助站,刚刚经历了一场离家找工作风波的14岁未成年女孩小玲(化名)看到父亲前来接自己时,立刻欢快地迎了上去。这句俏皮的问候,为一场跨越两市的爱心接力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号,也标志着一名离家的未成年女孩安全回归了家庭。
近日,一名14岁的漳平籍少女小玲因轻信网友介绍的“高薪工作”,一时冲动下,身无分文地独自前往厦门找工作,因未联系上对方,意识到自己遭遇了骗局。幸运的是,在厦门派出所民警的指引下,她前往厦门市救助站求助。为确保小玲能够安全返乡,一场跨越两地的救助站联合接力救助行动迅速展开。
在接到消息后,漳平市救助站第一时间核实情况并联系上小玲的父亲。沟通中,工作人员敏锐地察觉到,小玲的离家背后可能隐藏着家庭沟通的裂痕。此次救助行动不能简单定义为“送人回家”,救助站不仅要安全接回小玲,更要尝试弥合父女间的隔阂,引导孩子重返校园。
10月13日下午,经过厦门、龙岩两站护送,小玲安全抵达漳平。在等待父亲接领期间,救助站工作人员与菁博服务中心的社工们耐心陪伴,与她谈心。小玲倾诉了内心的委屈,因为一些家庭原因,她与父亲之间存在较深隔阂,经常因误解发生争吵,导致父女关系紧张,她希望父亲能多听听她的心声。在工作人员与她推心置腹地沟通下,小玲也表达了自己愿意回校上学的意愿。
小玲父亲因工作原因稍晚赶到,等待途中,小玲不时站在救助站门口张望的身影,以及远远看到与父亲穿着相似的路人后兴奋地询问“是不是我爸来了?”的话语,流露出对父爱最真实的期盼。为帮助小玲修复亲子关系,救助站决定在她父亲到来后开展家庭沟通辅导,帮助双方打开心结。
傍晚时分,小玲父亲终于赶到了救助站,手上还残留着工作时留下的污渍。救助站工作人员与他进行了耐心沟通,转达了小玲的心里话,并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劝导他改善教育沟通方式。真诚的交流化解了误解,最终,父亲着急的情绪逐渐平静下来,对小玲的态度也明显软化,父女关系得到有效缓和。临别时,小玲和她父亲对救助站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这场救助不仅是空间的回归,更是心灵的靠近。漳平市救助站通过耐心的心理疏导和家庭干预,将一次简单的返乡护送,转变为一个家庭重建亲子信任的契机,彰显了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温情与责任。后续,漳平市救助站将在漳平市民政局“福蕾行动”的帮助下,持续关注小玲的就学与成长,助力她平稳回归校园、回归家庭,用爱与责任为她铺就一条健康的成长之路。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