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洋,有一项流传了400多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舞炮龙”,早在清康熙元年版《宁洋县志》就有记载:“上元。会首敛贿作戏队,以迎城隍、观音、关帝,遍历街市,是夜,张灯喧闹至夜分。”
红土铸魂,文化赋能。穿过百年的历史长河,“炮龙”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注入新的发展动能。
跨越百年,炮龙舞动
双洋的“舞炮龙”是双洋独特的民俗风情,是民众除旧迎新祈福活动。“舞炮龙”在双洋镇世代接力,传承民俗,主要以集镇东洋、西洋、城内、城外村为中心,全镇其余村亦有参与。
炮龙制作一般为九节(原传承)或七节(现习俗),龙头龙尾用竹条扎制,精心装裱,节上用青色龙布装配,用绳索将每节连接起来,既形成整体,又可转动自如。板下装执手木棍,执棍以为舞。舞龙队由几十人组成,接龙,祭龙,起步。
正月十五晚六时正,开光点睛仪式结束后,舞龙由龙珠、锣鼓开路,竹筒火随龙按事先安排的龙路穿街走巷,来回舞动,燃放鞭炮增加龙随云腾而起之势。舞龙者分2套人马,穿戴防护装,轮流举舞,龙节内点火,由龙珠引路,有团龙、穿龙等造型。伴以锣、鼓、唢呐等音乐,穿街走巷,迎着火光四溅的鞭炮狂舞。
炮龙穿街过巷,沿途居民不断向炮龙抛掷鞭炮,沾“龙气”祈福。其间,凡炮龙所到之处,鞭炮轰鸣,火光冲天,鼓乐助兴,十分壮观。舞炮龙时间通常在三个小时以上,直至舞遍全村,方才散场。据说,龙身炸得越烂就越吉利,意为图个彩头,祈祷一年吉祥如意,也体现了双洋人所拥有大破大立和敢于拼搏的精神。
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舞炮龙”不仅仅是双洋人民的一项娱乐活动,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文化力量,双洋镇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创新。
近日,位于双洋镇东洋村62号的双洋舞炮龙传习所正式建成。这一项目,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乡村振兴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仅为“舞炮龙”技艺的传承发展提供了平台,也为游客提供了了解和体验双洋民俗文化的窗口,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的文化动力。
让我们来看看舞炮龙传习所的建设情况吧!
炮震千山醒,龙腾百业兴。“舞炮龙”作为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不仅让当地民众及游客沉浸式体验民俗文化盛宴,共享元宵佳节,更是承载着当地人民的历史记忆和文化情感,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风雨同舟·守望相助”具有重要意义。
-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