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
发布时间:2013-01-09 09:10 字号:
视力保护色:

 

政府工作报
——2012年12月30日在漳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代市长 蓝福元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2年工作回顾
2012年,在龙岩市委、市政府和漳平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建设海峡西岸宜居宜业生态工贸城市为目标,以“大交通、大城区、大产业”为三大主攻方向,凝心聚力,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市十六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41.6亿元,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亿元、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65亿元、增长19.2 %,第三产业增加值57亿元、增长9.5%;财政总收入12.2亿元,增长9%;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6.9 亿元,增长9.3%;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2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480元,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9525元,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2.42%;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93.15%。
    一、强力推进项目建设,发展后劲不断增强。一是“五大战役”任务完成较好。以“23555”项目工程为抓手,持续打好“五大战役”,预计完成投资110 亿元,新开工建设项目63个,新竣工项目62 个;新策划项目通过龙岩市评审储备入库20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8个。二是“大交通”网络构建纵横延伸。“双永”高速公路新罗至溪南段于9月28日建成通车,实现我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数“零”的突破;“漳永”高速公路于6月27日动工建设,预计完成投资12.5亿元。完成县道604线(白吾线)东洋至岭兜段路面重铺,福增大桥及连接线动工建设,完成省道308线红尖山隧道工程前期工作,省道308线(漳平段)、县道卓西线等项目建设全力推进。“南三龙”快速铁路(漳平段)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国省干线、镇镇有干线”路线规划方案审定和新一轮农村公路路网规划调整编制完成;农村公路、县道安保工程建设分别完成57.9公里、81公里,危桥改造完成11座。三是“大城区”规划建设全面展开。对《漳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进行修编,规划建成区面积2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排水和绿地系统三个专项规划着手编制,城南、城北两个综合体控制性详细规划、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完成。江滨大道景观绿化、工业路三期、西园中心镇一期建成投入使用。城市建成面积达13.2平方公里。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等31个城建项目建设加快推进,预计完成投资15.2亿元。体育中心(二期)项目建成使用,榉仔洲公园(一期南岸)拓展提升工程即将竣工,福祉阁公园提升工程加快推进。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挂牌运作,城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四是“大产业”攻坚项目全力突破。漳平有史以来工业单体投资最大的项目——现代装备制造业特钢铸造基地完成高炉主控楼二楼板浇筑、出铁场基础浇筑、煤气柜和热风炉土建基础等建设。新纶纺织一期、天守超纤一期项目建成投产。红狮水泥三期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建成投产后,漳平红狮将成为我省最大的水泥单体企业。漳平木村·美丽家园控股有限公司于7月6日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美丽家园”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实现我市上市公司和驰名商标“零”的突破。五是项目发展平台较快拓展。漳平工业园区开发面积累计达8平方公里,完成林地报批446亩、土地报批1000亩、土地平整1300亩,完成桂林110千伏变电站等电力设施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海西(漳平)台商投资区一期完成征拆542亩、土地平整120亩。钢铁产业园区、桂林物流园、闽南客商投资区、非金属矿循环经济产业园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我市被国土资源部列为全国低丘缓坡地试点县(市)。六是招商选资实效大幅提升。组织评审工业项目34个,拟入工业园区项目30个,总投资35.1亿元。其中签约项目15个、总投资20亿元。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经济实力持续提升。一是工业生产平稳增长。预计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85亿元,增长18.5%;轻纺、机械、电子、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持续较快增长,完成产值56.4亿元。11家企业产值实现成倍增长,新纶纺织、邦马饰品有望成为亿元企业。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资源型工业与非资源型工业比例为55.5:44.5。工业园区规模不断壮大,入驻企业达129家,投产企业达80家,预计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36亿元,增长49%。外经外贸保持较快增长,预计外贸出口总值3.85亿美元,增长41.1%;实际利用外资(历史口径)9177万美元,增长42%;有出口业绩企业18家,其中出口超1000万美元企业10家,超500万美元企业12家。木制品、化工、轻工三大主导产品出口仍保持较快增长。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家。二是农业发展成效显现。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万亩,产量8.2万吨,创建水稻高产种植示范面积1万亩、烟后水稻高产示范片1.1万亩、三个百亩超高产示范片和“五新”技术展示田,推广农业机械化生产面积达5万亩。“木、竹、花、茶”等特色产业加快发展,其中花卉苗木种植面积达2.9万亩,预计实现产值4亿元,1家企业被确定为龙岩市花卉龙头企业;我市旅外花农近万人,成立了以漳平花农为主要成员的广东省花木商会;茶叶种植面积达10.2万亩,预计实现产值3.5亿元。担烟均价、烟农总收入、烟农户均收入、烟叶税收四项指标创历史新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62家,官田“铁冠”、吾祠“厚德”萝卜、龙泰安公司“来自于农庄”等商标荣获福建省著名商标。全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7.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2.2%。三是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5亿元,增长16%。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新培育9家,累计53家。钟利运输物流中心、公交货运站建成投入使用。147家农家店运营水平进一步规范、提升,溪南、官田、吾祠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加快推进。预计金融存款余额70.9亿元,增长15.5%;贷款余额66.9亿元,增长11.5%。房地产开发投资4.5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15.8万平方米。成功举办“大陆阿里山·福建漳平首届樱花节”、“金秋漳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启动仪式暨漳平市首届农产品展销会”等4场大型旅游活动。我市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4A级旅游区九鹏溪景区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闽西首家按照五星级酒店标准建设的漳平山水大酒店正式开业,农家乐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点158家,评定漳平市级星级农家乐4家。预计全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增长26.6%,旅游总收入6亿元,增长28.5%。邦马饰品成为我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龙岩市文化创意产业龙头企业。
三、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一是小城镇、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乡(镇)总体规划、市域村庄规划、《漳平乡村规划建设导则》等编制加快推进。省级试点镇永福镇完成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农村电网改造、污水处理厂等项目加快建设,预计完成投资5.4亿元;龙岩市级试点镇西园乡预计完成投资11.29亿元,中心镇二期、新区亮化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双洋、赤水、象湖集镇建设全面铺开,西园社区、新桥仓坂社区按照省“七个好”标准加快建设。永福西山、和平东坑、南洋北寮等一批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扎实推进,完成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造福工程”搬迁231户975人的任务。二是水利建设、水土流失治理取得成效。完成水利项目投资2亿元。“五江一溪”九龙江北溪上游防洪堤(漳平段)、7座水库及5座小山塘除险加固工程、2个烟草水源性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九龙江北溪防洪三期工程南洋段、象湖段、新桥段完成建设,永福段、芦芝段加快推进。新桥、溪南、灵地、吾祠、双洋、官田6个乡镇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基本建成。中小河流域治理工程、冬春水利建设顺利开展。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28万亩,占任务的110%。三是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生态市创建有序开展。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实现新提升。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加快推进,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城区市容市貌明显改善。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造林绿化完成5.79万亩,占任务的112.5%,森林资源保护力度加大,绿化效果不断提升,市民爱绿植绿护绿意识不断增强,开展整治非法以木屑为原料种植食用菌专项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面启动,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总体良好,九龙江流域(漳平段)及各支流保持国家Ⅲ类水质标准以上,城区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完成和平、双洋、南洋、拱桥、芦芝5个乡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10个乡镇、38个行政村分别获得“省级生态乡镇”、“省级生态村”命名,117个行政村获“龙岩市生态村”命名,省级生态市创建已申报待验收命名。
四、高度重视民生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一是城乡居民实惠明显增加。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落实到位,新增就业岗位1.16万个,城镇新增就业人员2760人,新增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400人。我市被列入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市),完成“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培训3500人。办理小额贴息贷款1亿元,支付小额贷款贴息资金253万元,发放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137万元。二是“教育强市”进程明显加快。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优质通过龙岩市教育工作督导评估,西园工贸学村(一期)、校安、公办幼儿园建设、特殊教育提升等工程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基地活动开展富有成效,30所小学、12所中学顺利通过标准化学校评估验收,高考成绩继续保持龙岩市上游水平。特色学校建设成效显著,校园综治安全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福建省中小学“法律进学校”活动现场会在我市召开。三是卫生、人口和计生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市医院整体迁建和乡村卫生机构建设加快推进,新农合制度和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巩固发展,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全面落实,卫生人才引进力度加大,基层卫生机构管理及财政补助政策加快完善,历史债务积极化解。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持续稳定发展,保持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市工作水平。四是平安建设明显深化。设立安全生产专项资金,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清剿火患等专项行动全面开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应急管理不断加强,公共危机预防和处置能力明显提升。打击侵财犯罪“破案会战”、追逃“清网行动”、打击非法采矿、“打非治违”等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基层矛盾纠纷
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治安满意率排在全省前列,为龙岩市发案最少的县(市、区)之一。五是文化、体育、广电、科技事业明显进步。奇和洞古人类遗址入选“2011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建成市演艺中心,成功承办全国曲艺理论学术研讨会和“送欢乐下基层”文艺演出、福建省第五届艺术节有关活动及“福建省首届激情广场歌咏比赛”龙岩选拔赛活动,“小广场、大文化”专题活动及“激情广场大家跳”活动顺利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全面实施,全
市职工运动会即将举办。完成行政村农村数字广播村村响工程、市广播电视发射台燕尾山机房建设,完成广电网络挂牌及人员划转、农村电影放映和电影进园区任务。对173个行政村开展“联乡挂村进基地”农业科技服务活动。搭建科技项目对接服务平台,完成对接“硅橡胶用高抗黄白炭黑”等4个项目。六是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明显推进。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现制度全覆盖,启动实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倍增计划,从每人每月55元提高到70元,出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办法,解决超龄未参保人员基本养老保险等历史遗留问题。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与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相衔接,退休人员待遇水平得到提高。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宗教教职人员纳入养老、医疗保险制度范围,企业职工工伤保险参保人数显著增加。
五、不断扩大对台合作,交流内涵更加丰富。一是扩园扩区工作加快推进。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产业发展规划、旅游专项规划编制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市政府与创业园区管委会联席会议制度。台缘广场二期基本完成,樱花大道二期李庄溪防洪堤、海峡茶文化交流中心、永福樱花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二是两岸经贸合作持续深化。海西(漳平)台商投资区已建成投产的台资企业3家,在建台资企业2家,达成协议台资项目5个。在谈台资项目12个,总投资55亿元。三是两岸民间交流更为密切。成功举办“第四届海峡论坛·台湾农民创业发展(龙岩)研讨会暨漳平茶文化节”,国台办、农业部等领导、专家和15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及台湾社会团体人士共300多人前来参加。邀请台湾中南部农民考察创业园区,前来参观考察的台湾同胞达4000多人次。11月1日,央视一套《新闻联播》头条《喜迎十八大走转改·行进中国》专栏播出“海西经济区:构筑两岸合作交流新平台”新闻,高度肯定了“大陆阿里山”——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成果。
    六、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显著提高。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85件,政协委员提案121件,办理率均达100%。政务、厂务、院务、校务公开扎实开展,政务公开制度健全,认真办理市长信箱群众来信352件,信息公开、行政透明度和群众参与度明显提高。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审批服务事项累计办结8.2万件,办结率98.8%。审计监督和行政监察进一步强化,开展执法监督检查单位182个(次)。效能建设继续深入,创先争优活动、作风建设年活动扎实开展,“福建精神”全面践行,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村级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深入推进,效能嘉奖、告诫制度严格执行,全年效能嘉奖1个单位15人次,告诫2个单位7人次。
   国防动员、 民兵预备役、 “双拥”和退伍安置工作继续加强,顺利完成冬季征兵工作,取得30年31次无退兵的好成绩。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残联、工商联、慈善、红十字会等事业取得新进步。统计、人防、民族宗教、气象、外事侨务、档案、方志、地震、移民等工作取得新成绩。
各位代表!2012年,是我市建设海峡西岸宜居宜业生态工贸城市迈出重要步伐的一年,也是我市多个领域实现重大突破的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龙岩市委、市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市政协的民主监督和广泛的社会监督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结果,凝聚着各位代表、各位委员的智慧和力量,饱含着广大干部群众的心血和汗水。在此,让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干部群众,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我市建设的中央、省、龙岩市驻漳单位、驻漳部队、武警官兵,向老干部、老同志,向关心支持、参与我市建设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过去的一年,我们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取得了较好成绩,主要得益于以下几点:一是抢抓国务院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大机遇,主动谋划海峡西岸宜居宜业生态工贸城市建设。二是顺应国家、省宏观调控政策,积极与上级部门沟通对接,争取了雷速体育直播政策支持。三是把握经济运行态势,有效破解资金、土地、环境容量等要素瓶颈,保障了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四是注重打基础、谋长远,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积蓄发展后劲。五是坚持以人为本,积极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加大民生投入,人民群众得到雷速体育直播实惠。
各位代表,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是:与省、龙岩市先进县(市、区)相比,经济总量和产业规模偏小;工业基础较薄弱;绿色生态旅游、现代物流、文化创意三大培育发展产业增长速度偏慢;支撑跨越发展的重大项目、龙头企业仍然不多;各乡镇(街道)发展不平衡,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城区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城镇化率水平不高;土地、资金、人才紧缺等瓶颈问题有待进一步破解;科技创新能力不强,推动可持续发展任务艰巨;城乡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人民群众期待还有差距;社会管理和安全生产存在薄弱环节;政府服务与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有差距,政府部分工作人员存在作风漂浮等问题。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3年工作安排
2013年,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是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一年。综观全局,世界经济结构深度调整,国内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型,特别是国家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区、原中央苏区县、台湾农民创业园加快发展,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支持和促进革命老区加快发展等,这些都为我市充分发挥区位、对台、生态等优势,深化改革创新,扩大对外开放,增强发展后劲,加快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我们既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运行的新情况、新问题,更要紧紧抓住重大发展机遇,科学谋划,强化内需拉动、产业带动、创新驱动、绿色推动、协调互动,把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
2013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突出“狠心造环境,推进新跨越”工作主题,持续主攻“大交通、大城区、大产业”三大方向,狠抓项目推进,统筹城乡发展,加快产业转型,立足生态文明,深化对台合作,持续改善民生,全力推进海峡西岸宜居宜业生态工贸城市、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重要基地建设,为建成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幸福漳平”打下坚实基础。
2013年经济社会发展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60.4亿元,增长13.5%;农业总产值33亿元,增长5%;工业总产值125亿元,增长1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04.7亿元,增长22%。财政总收入13.42亿元,增长10%,地方级一般预算收入7.59亿元,增长10%;城乡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141.5亿元,增长23%;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3000万美元,增长6.8%;外贸出口总值4.47亿美元,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亿元,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8万元,增长12%,农民人均纯收入1.07万元,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省、龙岩市下达的节能减排、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任务,做好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保稳定等各项工作。
为实现上述目标,市政府将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重点做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项目推进,致力增强发展支撑。继续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努力实现投资在更高水准上的大提速,使经济总量、发展速度、增长质量、经济活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一是引进大项目好项目。认真研究国家和省、龙岩市重大政策走向,善于运用政策,努力实现政策效应最大化,上报龙岩新策划项目并评审入库20个以上;树立大开山门、“大招商、招大商”观念,建立并完善招商引资、向上争取项目的考核评价机制,用好6·18”、“9·8”、“11·8”等重大经贸合作平台,拓展招商选资新领域,全面推进“三维”对接,重点围绕矿冶、机械、建材、轻纺等主导产业开展补链招商,加强签约项目动态跟踪,引进并开工建设1个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和一批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落实和对接好我省出台的《雷速体育直播深化山海协作的八条意见》,积极争取共建产业园等方面协作。二是推动项目早见效。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科学规划论证,扎实做好前期工作。严格按照要求组织用地报件,所涉及的事项要特事特办、平行推进,特别是土地、林业、环评等各类手续要同步进行,着力推进风力发电、城市燃气管道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抽水蓄能电站增补列入福建电网新建推荐站点。以“21211”项目工程为抓手,健全“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工作机制,完善绩效管理考核机制,倒排时间,倒逼进度,在保质量保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持续打好“五大战役”,力争完成投资130亿元以上,新开工、新竣工项目合计100个以上。强化资金保障,协调加大银行信贷规模,确保实体经济贷款增幅高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全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做好鼓励企业上市债券融资等工作;采取BT、BOT等融资模式,积极引进境外资金、社会民间资本等参与重点项目工程建设;加强国有六大公司运作,加大对土地、矿产、城市公共设施等资产的盘活、整合、运作力度,切实把存量盘活、增量做大。强化用地保障,扎实做好征地拆迁前期工作,促进和谐征迁;多渠道、多形式向上争取追加林地和用地指标,跟踪落实好项目建设用地工作。高度重视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工作,抓紧做好用地报批复耕整改等工作。强化用工保障,及时掌握企业用工需求,确保基本满足企业用工。创新人才机制,积极引进高层次人才。三是推进项目平台建设。围绕打造“百亿园区”目标,推进工业园区扩区建设,把好项目入园评审论证关。盘活工业园区闲置土地,督促企业加快建设,或以租赁、转让等方式招商。做好海西(漳平)台商投资区、钢铁产业园、桂林物流园区、闽南客商投资区、非金属矿循环经济产业园、生物科技园等园区规划编审工作,并加快开发建设;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北110千伏变电站、钢铁项目220千伏线路建设,做好和春220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
    二、统筹城乡发展,致力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大交通”、“大城区”建设,努力实现城区面貌在更高品位上的大改观,使我市成为引领龙岩市域东部发展的副中心城市。一是加快构建“大交通”网络。突出大交通先导地位,坚持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加快建设融入海西、拓展两岸交流的综合通道,早日形成漳平为闽西距离沿海最近城市的交通后发优势。主动跟踪解决交通项目建设“瓶颈”问题,加快交通融资用地报批,抓好交通资本运作,积极协调推进“莆永”高速公路泉州段建设,争取年底全线建成通车。加快推进“漳永”高速公路龙岩(漳平)段建设,力争年度完成投资20亿元以上。加快推进“国省干线、镇镇有干线”项目前期工作、5条县道提升为干线公路,完善公路交通网络。加快推进“南三龙”快速铁路各项前期工作,确保开工建设。争取省道308线红尖山隧道及连接线工程项目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省道308线、县道卓西线建成通车。继续实施40公里乡村公路、危病桥改造和场站建设。加强交通综合执法,切实保护路产路权。开展公路养护工程示范活动,提高公路养护水平。二是加快“大城区”建设。突出大城区载体地位,围绕“改造旧城、拓展新区”、“按照九龙江沿线‘一江两岸’城市发展格局”,加快城市总规修编及城市道路、城市排水、绿地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结合桂林、南学堂、菁城、城北、西园“五大片区”建设,重点实施“一馆、二桥、三园、四路、五城”工程:“一馆”,即建设城市展示馆;“二桥”,即新建福增大桥、东坑口新大桥;“三园”,即建设榉仔洲公园(一期北岸)、江滨公园二期、景城公园;“四路”,即完善工业路,建设林隆南路、南学堂路(福增大桥连接线)、福满北路一期;“五城”,即提升改造菁华广场,建设数码城;改造法院旧址,建设美食城;依托体育中心,建设桂林商业城;在城北建设影视文化城;在西园建设文化科技艺术城。围绕促进城区人气集聚目标,继续提升“五进园区”服务水平,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通过开展房地产展销会等形式,吸引雷速体育直播外来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往城区集聚。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市民参与城市建设管理热情。三是加快推进小城镇、新农村建设。突出镇域特色,省级试点镇永福镇按照建设成为“龙岩城市的卫星城”要求推进,龙岩市级试点镇西园乡按城市新区建设标准加快推进,新桥镇、双洋镇争取列入龙岩市级试点镇建设。着力打造省道208线沿线(和平、南洋、双洋)景观带,在建筑立面上,继承和保留各乡镇片区的民居特色,融合地域文化元素。扶持各乡镇新农村规划,建设独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按照集聚、集中原则,捆绑项目资金,整合各种资源,集中打造一批集农业生产、休闲观光、文化娱乐、生态环保、展示消费于一体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重点打造南洋北寮等“三农”综合示范项目。加快推进南洋乡造福新村、永福镇清源村移民搬迁工程建设,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不断改善革命基点村、少数民族村、边远贫困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三、加快产业转型,致力经济较快增长。实施“大产业”攻坚工程,努力实现“433”产业在更高层次上的大发展,使我市县域经济综合发展水平尽快进入全省中等发展水平县(市)前列。一是全力突破“大工业”。突出大工业核心地位,重点推进轻纺、机械“一软一硬”两大主导产业发展,力促天守超纤二期、新纶纺织二期、现代装备制造业特钢铸造基地、红狮三期早日建成投产,加快轻纺、钢铁两个百亿元产业形成。巩固提升能源、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培育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工业支撑力。加快双洋员当、拱桥箭竹坪等煤矿建设,扩大煤矿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推进非金属矿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积极培育上市后备企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力促漳平红狮、木村美丽家园、环闽等企业总部落户我市。继续开展“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提升服务效能,做好正盛无机、鑫贤糖姜等32个重点新增长点项目和木村林产等10个扩建技改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持续开展“百家千户”培育活动,鼓励企业参加各类项目洽谈会及专项对接推介会、产品展销会,支持企业发展电子商务。引导企业开展品牌创建,多创著名商标,争创驰名商标。二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坚持稳定粮食生产不动摇,计划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1万亩、产量8.3万吨。依托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完善两岸农业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发展特色产业,继续推进城郊现代农业、南部高山农业休闲、北部休闲观光农业3条新农村经济示范长廊建设,实施现代花卉、茶叶、竹业产业项目,壮大“木、竹、花、茶”等特色优势产业,花卉苗木种植面积3.5万亩,产值6亿元;提升茶叶质量,茶叶产值4.5亿元。通过举办茶王、花王、竹王赛和农产品展销会、农产品包装大赛等系列活动,提升农产品品牌效应。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快推进海西农产品加工区项目建设,支持龙泰安、越丰等成长型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做强做大。建设民生水利、生态水利、资源水利、景观水利。完成九龙江北溪(漳平段)防洪三期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水库除险加固、上林水库灌区农业综合项目、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烟草水源性工程等项目建设;打造上林水库成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力争完成水利项目投资3亿元以上。三是着力提升第三产业。提升文化软实力,筹建文化产业创意园,成立民间文艺演出、创作团体。扶持“漳平市奇和文化传媒发展有限公司”运营,做好奇和文化公园、文化遗址的保护规划,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做大做强千百汇工艺、邦马饰品等文化创意企业,积极发展农民画产业。做好王景弘、徐霞客等历史文化名人文章,打造培育王景弘故里、双洋历史文化名镇等一批文化品牌。优化物流业发展环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建设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等项目,把我市打造成为闽南沿海连接内陆腹地的重要物流通道。以延伸社区服务、开拓农村市场为重点,大力发展连锁、特许经营、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继续实施商贸流通业的“三个一百”工程,加大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培育力度,抓好城北城市综合体商业中心等项目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吸引各类银行、证券、保险、期货等金融机构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加快组建第二家小额贷款公司,积极扶持融资担保机构建设。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支持西南交通建设集团等大型国企与我市合作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围绕“三大旅游板块、六条旅游线路”发展布局,按照“一点一景一特色一回味”总体思路,重点打造以九鹏溪景区为中心,上延双洋、赤水,下联南洋、西园的沿线立面景观改造示范带;推进3个精品景区、2个旅游示范镇、3个农家乐示范村建设;举办第二届樱花节、金秋漳平乡村旅游节等活动;扶持“海峡客家乡村旅游示范户”发展,规划建设南洋“生态小镇”;争创福建省优秀旅游县、1个以上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个以上国家特色景观旅游名镇村。四是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加快建设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体系。加快创新型企业建设,建立科技型企业创新基金,鼓励企业申报省创新型企业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推进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和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建设。扎实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争创国家可持续发展示范区。
四、立足生态文明,致力美丽漳平建设坚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推进“三创”工作步伐和省级生态市建设,努力实现环境、形象、内涵和品质的全面提升,使我市走出一条“绿色经济·美丽家园”的科学发展康庄大道。一是加快推进“三创”工作步伐。始终注重把握创建为民工作方向、彰显人文漳平创建特色、深化文明和谐创建内涵、增强惠民利民创建实效、营造全民参与的创建氛围,完善创建机制,全力冲刺省级文明城市创建目标。着力改善市容卫生环境,继续开展交通秩序、食品安全、市容市貌、建筑工地、“三废”和噪声、畜禽养殖等六项专项整治,顺利通过省级卫生城市评估。抓好城区及周边环境绿化美化工作,重点推进城区公园改造提升工程、绿色社区、绿色学校建设,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1.2%以上,争取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取得明显成效。二是加快推进生态市创建。加强对森林资源的管理保护,继续实行封山育林,保护野生动物,严厉打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重点打击整治非法采挖、移植、采伐、运输、销售、收购、加工阔叶树和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行为,打击违规利用阔叶树经营、加工、生产食用菌木片、木屑的行为,抓好重点区位、沿江、沿路、环城区周围等一重山生态修复工作,做好森林防火工作,完成植树造林5.78万亩。持续抓好九龙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落实流域监管责任,强化流域专项监察督查,做好饮用水源地保护。严格执行环评制度,用好减排政策,落实环保目标责任考评奖惩措施,加快东坑口化工企业整体搬迁,坚决整治污染企业,逐步解决好群众关心的环境问题。做好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申报和实施工作。提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项目建管水平,扎实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积极打造水土流失治理示范点。申报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努力创成省级生态市,推进国家级环保模范城市建设。
五、深化对台合作,致力实现互利共赢。全力推进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推动对台交流合作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发展。一是加快推进创业园区总体规划。坚持高标准、高起点做好创业园区总体规划和创业园区旅游等专项规划。通过科学规划来指导扩园扩区工作,把创业园区打造成为东南沿海高山休闲旅游度假目的地、现代精致农业生产生活的体验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的重要基地、全国最美的台湾农民创业园。二是持续推进创业园区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漳平闽台文化旅游休闲项目、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水利设施项目、“中国花都”项目、三农综合体永福樱花园、十里花街改造提升工程、台缘山庄三期、台品樱花茶博园、三农服务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着力推进创业园区水、电、路及生产生活设施的改造和完善。完善永福闽台缘高山茶产销专业合作社建设,不断拓宽高山茶销售渠道。三是深入推进对台交流合作。发展与台湾南投县鹿谷乡、彰化县田尾乡等地的友好合作关系,加强与台湾茶协会、鹿谷乡农会、科研院校和企业的交流开展两岸茶王、茶艺比赛和妈祖文化交流节等活动,举办两岸文学创作笔会、摄影笔会,设立文学、摄影创作基地等。联合央视等主流媒体及台湾有关媒体,运用微电影等新兴网络宣传方式,提升“大陆阿里山”品牌影响力。以农业合作推动我市与台湾地区经贸、科技等领域全面合作,加快推进海西(漳平)台商投资区建设。
    六、持续改善民生,致力社会和谐稳定。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努力实现民生在更高水平上的大改善,使我市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满意度不断提升。一是加快民生项目建设。对照省、龙岩市下达的任务要求,抓好责任分解,加强资金配套,强化督促检查,确保民生项目任务落实。加快保障性住房(城北二期)、市社会福利中心等10个以上为民办实事项目建设,同时,推进生态陵园等项目前期工作,解决好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二是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建立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积极落实就业政策,努力增加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大力实施农民增收工程,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创业创造更好条件,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三是推进“教育强市”创建。继续扎实做好义务教育阶段标准化学校建设,认真落实城区学校“一校多区”管理改革,加快城区中小学、幼儿园布局调整建设步伐。加强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加快教育局域网建设。打造一批省级、龙岩市级特色示范学校,全力提升办学水平。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建立健全教育投入逐年增长机制,强化教育工作督导;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力促教育教学质量再上新台阶。四是提高全民健康素质。巩固完善新农合、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快市医院整体迁建项目、公共卫生服务大楼建设。继续实施“生育文明·幸福家庭”促进计划,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五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社会保障、社会救助体系,落实并完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加快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三农”综合保险、工伤保险等覆盖进程。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养老金倍增计划,健全社会福利制度,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发展老龄、残疾事业和产业。六是创新社会管理。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开展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三年行动”;深化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推进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监控信息系统和安全生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开展平安和谐乡镇、社区、园区、学校、村(居)创建。完善应急处置机制。加大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加强动物防疫和动物卫生监督,切实抓好地震、地质、气象等灾害防治。积极创建“双拥模范城市”。健全信访、司法工作机制,排查化解影响社会稳定的不安定因素和矛盾纠纷,推动社会矛盾化解纳入法制化轨道。
   同时,抓好国防动员、后备力量建设,抓好统计、人防、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方志、档案等工作。积极支持工会、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工商联、红十字会等工作。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进一步突出政府履职重点,不断提高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使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
    一、解放思想,敢闯敢试。树立先进理念、强烈发展的意识,树立富而思进、发奋图强的意识,树立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意识,树立敢闯敢干、锐意进取的意识,树立抢抓机遇、勇于竞争的意识,以改革创新的勇气,争先进位的锐气,先行先试的胆气,敢拼能赢的士气,将苏区干部“干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运用发展的远见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力争落实有新思路、工作有新突破、发展有新成就。
二、务实求真,提升效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治局雷速体育直播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在整顿干部工作作风上下功夫、在责任体系完善上做文章、在执行力问责上动真格,以提高干部的执行力,优化我市发展环境。大力弘扬雷厉风行、真抓实干、“马上就办”的工作作风,做到令行禁止,优质高效,争时间、抢速度,用成绩说话,靠实干争先。改进文风会风,大力倡导开短会、讲短话,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了解情况、解决问题、推动发展上。深入基层、企业、项目一线,更好地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多做打基础、添后劲、利长远的事。
三、依法行政,廉洁从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增强宪法意识和法治观念,坚持依法施政、依法治市,更加自觉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加强法制政府建设,把依法行政贯穿到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务和政府信息公开。完善行政服务中心、乡镇综合服务中心、社区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加强政府绩效管理,推进公共资源市场化配置工作,完善政府采购、工程招投标、产权和土地交易等制度建设。大力推进诚信政府建设,努力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坚持廉洁从政,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监督检查,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   
各位代表,“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使命在肩,责任重大。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龙岩市委、市政府和漳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把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与抢抓发展重大机遇结合起来,以坚定不移的信念、只争朝夕的干劲、求真务实的作风,团结拼搏,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美丽幸福漳平”而努力奋斗!
附件下载
分享
收藏 取消收藏打印 关闭
  • 相关链接